今天上午10點,地理教研組在二樓會議室舉行了學科教學知識(PCK)微視頻比賽,吳文婷、陳琳、孫旭、朱橙、韓濤等五位青年教師各自準備了兩個微視頻參加了比賽。
經(jīng)過激烈的爭奪,孫旭老師設計的“向斜儲水、背斜儲油”、陳琳老師的“地圖比例尺縮放”獲得一等獎,吳文婷老師的“非洲氣候”、朱橙老師的“熱力環(huán)流判讀”、韓濤老師的“澳大利亞氣候”獲得二等獎。孫旭老師以家庭中常見的洗臉池等下方的彎管及其作用為例,分析了水、油、氣位置不同的原因,形象生動,學生容易理解。陳琳老師關注學生最容易出錯的比例尺縮放的知識,通過畫圖來說明比例尺縮放與面積縮放的關系,學生一目了然。幾位青年教師都關注學生易錯的知識點,通過自己比較清晰的講解來幫助學生理解,并且用電子白板和錄屏軟件相結合,制作了微視頻,視頻清晰,聲音響亮。在評比過程中,各位老師還就有關問題進行了交流,這將進一步促進地理組的微視頻制作工作,引導青年教師關注學科教學知識的積累。
本次比賽由李萬龍、朱志剛、金春三位老師擔任評委,也是本學年度地理組青年教師基本功競賽的重要組成部分。至此,地理組青年教師基本功競賽的組內比賽全部結束,共有即興演講、增效減負案例和學科教學知識微視頻三項。
注:學科教學知識即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簡稱PCK,由美國學者舒爾曼于上世紀80年代提出。舒爾曼認為,學科教學知識是指教師在面對特定的學科主題或問題時,如何針對學生的不同興趣與能力,將學科知識組織、調整與呈現(xiàn),以進行有效教學的知識。學科教學知識是區(qū)分學科教師與學者的一種知識體系。學者去創(chuàng)造某一學科領域里的新知識,教師則是幫助學生去理解這些新知識。實證研究表明,學科教學知識也是區(qū)別高成就教師與低成就教師的重要標志。一般認為學科教學知識包括學科中最核心的內容及其教育價值、這些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學生在學習這些內容時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幫助學生學會的教學策略。
微視頻最早起源于美國,一般認為是用一個10分鐘以內的視頻來講解一個小的知識點。
學科教學知識微視頻即教師選擇一個認為學生難以理解或容易錯的知識點,用特定的方法來教授這一知識點,并且把這一過程錄一下,時間不超過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