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教師發(fā)展>>課題研究專題網(wǎng)>>語文>>基于圖式理論的高中作文教學序列研究>>成果>>文章內(nèi)容
蘇教版高中教材作文序列的“二次開發(fā)”研究綜述
來源: 錄入者: 發(fā)表于: 點擊:
蘇教版高中教材作文序列的“二次開發(fā)”研究綜述
新課程改革倡導教師創(chuàng)造性、個性化地使用教材,賦予教師“二次開發(fā)”的權利。在當前高中作文教學出現(xiàn)的無序、無招、無效的“三無行為”。寫作教學的出路在于合適的寫作教學內(nèi)容和恰當?shù)膶懽鹘虒W序列。這就要求教師對教材進行適度開發(fā),形成有效的寫作序列。
一、蘇教版必修教材中的“寫作實踐”板塊
新課程實施以后,語文教材雖有意識地強化了寫作教學。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最大的亮點是在五個模塊的二十個專題之后,構建了以人文精神為序的依托專題的“寫作實踐”板塊,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熱情,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能做到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的互補,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等。無疑,它填補了高一至高二兩個學期半的時間里作文教學在“教材”方面的空白,由記敘到議論性文體,有一個相對完整的作文教學序列,使一線教師有了些抓手。它首先是高一至高二兩個學期半時間里作文訓練的教材,同時它也是“文體”專項訓練的好教材。
總體而言,蘇教版的寫作編排按照“寫作指導+寫作實踐”二元組合樣式,對作文教學實踐還是缺乏明晰規(guī)范的系統(tǒng)性、序列性。“寫作指導”是抽取專題文本的突出寫作特點,進行寫作理論指導;“寫作實踐”是結合所在專題的人文內(nèi)涵設計幾個作文題。偏重從人文角度構建作文寫作序列,忽略了文體寫作指導及同一文體寫作指導的連續(xù)性和系統(tǒng)性,使寫作指導編排缺乏科學合理的安排脈絡,缺乏清晰連貫的指導秩序。教材中寫作話題還需進一步完善,話題的引導信息還缺乏必要的可操作性。
盡管每一寫作專題力圖配合相對應的閱讀文本專題,但由于受閱讀文本編寫體例(以人文內(nèi)涵為專題)的制約,使用起來仍存在一些缺憾。一是寫作訓練點與一些閱讀文本相分離。如《六國論》《阿房宮賦》《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等課文后面配的寫作專題是“消息”的寫作,《蜀道難》《登高》等古詩詞后面配的是文學短評的寫作。再者,這十九個專題有的介紹某一文體的寫作要點,有的介紹某一表達方式,有的介紹某一寫作技巧,顯然,其編排缺乏序列化、系統(tǒng)性;使同一文體的幾個訓練點之間也無漸進式的訓練關系。另則,在“寫作實踐”中出示的三至四個作文訓練題與“寫作指導”的內(nèi)容還出現(xiàn)了不配套的現(xiàn)象。如在“準確、及時與便捷” (關于消息的寫作)這一“寫作指導”后,提供的訓練題是“請寫一篇詠史的詩歌或散文”和“寫一篇讀史隨筆”等;在“看好處,說門道”(關于文學鑒賞評論)這一“寫作指導”后,提供的作文題是“請以‘美的瞬間’為題寫兩三個一兩百字的片段”和“請以‘老師們’為題寫一組片段”等。這些缺憾直接影響到必修課教學階段作文教學序列化的有效訓練。
教材編排的序列,常常就是教師指導寫作的序列。教材編排的無序,指導就可能隨意、散漫,學生的寫作也會散亂、無序,文體規(guī)范的達成就會落空。這樣,既不利于學生寫作知識的積累、寫作框架的建構,也不利于寫作習慣的培養(yǎng)和寫作技能的形成。“有序”才可能“有效”。鑒于此,必須重組作文指導序列,讓作文教學變得規(guī)范有序。
二、蘇教版必修教材寫作內(nèi)容的整合序列
整合蘇教版語文教材必修一至必修五“寫作實踐”的內(nèi)容,按文體編排,自成體系,對考綱要求掌握的各種文體進行扎實有效的訓練。
(一)詩歌
第1練 激活我們的詩情
第2練 生成詩歌的意象
(二) 散文
第3練 夾敘夾議,枝繁葉茂
第4練 寫難狀之景如在目前
(3) 記敘文
第5練 恰當選用敘述的角度
第6練 寫出人物鮮明的個性
第7練 要有描寫意識
第8練 寫出你的真情實感
第9練 用墨如潑與惜墨如金
(四) 新聞
第10練 準確、及時與便捷
(五)說明文
第11練 說明要說得清楚明白
(六)議論文
第12練 鮮明的觀點是議論文的靈魂
第13練 讓你的認識更加深刻
第14練 為觀點提供有力的支撐
第15練 學會分析
第16練 讓說理更令人信服
(七)文學短論
第17練 看好處,說門道
(八)演講稿
第18練 演講稿,寫給聽眾
三、蘇教版選修教材《寫作》序列
高一至高二兩個學期半的時間過后的三個學期所使用的教材中作文教學并沒有延續(xù)序列安排,而是另外編寫了蘇教版選修教材《寫作》。蘇教版高中寫作選修教材,不應只當作可修可不修的“選修”,教師應認真研究,借鑒到寫作實踐中來,將其作為必修教材寫作的必要輔助,這也是主題組元模式下寫作教學序列化的理想選擇。蘇教版高中寫作選修教材單元、主題、寫作技術專題、序列如下:
1.修辭立其誠:寫真話,抒真情;
2.借我一雙慧眼:觀察、選擇、提煉;
3.走好關鍵的前兩步:審題與立意(基本知識與技能)
4.世間惟有情難畫:情感的傳達;
5.于細微處見精神:細節(jié)描寫;
6.文似看山不喜平:敘事貴曲 (記敘)
7.敢于說出“我認為”:論點與論據(jù);
8.論如析薪,貴能破理:議論文的分析;
9.順理而成章:議論文的結構(論述);
10.用形象說話:文學寫作(文學);
11.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語言的錘煉;
12.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修改(修改)。
寫作選修教材的體系,注重基本知識技能,側重記敘、論述兩大序列,不忽視文學寫作,將修改作為獨立的專題,隱含“基礎”“發(fā)展”兩個等級。教材的編排科學、規(guī)范、有序,可操作性強,無論實施于整個高中階段,還是在某個學段(如高三)進行,對寫作教學都有重要意義和價值。
四、整合蘇教版語文必修教材“寫作實踐”和選修教材《寫作》的序列
以表達方式為主線,吸取寫作選修教材中的相關專題,重組寫作序列,即把教材中將詩歌、記敘、論述、應用同類表達方式相對集中,循序展開,并穿插、附加寫作選修教材中的相關技術專題,從而建構起寫作指導新的操作序列。
教材 |
專題 |
文體 |
|
寫作技術專題 |
|
必修1 |
向青春舉杯 |
詩歌 |
第1講 |
激活我們的詩情 |
|
必修3 |
祖國土 |
第2講 |
生成詩歌的意象 |
||
必修1 |
月是故鄉(xiāng)明 |
記敘文 |
第3講 |
夾敘夾議,枝繁葉茂 |
|
必修1 |
像山那樣思考 |
第4講 |
寫難狀之景如在目前 |
||
必修2 |
和平的祈禱 |
第5講 |
恰當選用敘述的角度 |
||
必修3 |
號角,為你長鳴 |
第6講 |
寫出人物鮮明的個性 |
||
必修4 |
一滴眼淚中的人性世界 |
第7講 |
要有描寫意識 |
||
選修 |
于細微處見精神 |
第8講 |
細節(jié)描寫 |
||
必修5 |
此情可待成追憶 |
第9講 |
寫出你的真情實感 |
||
選修 |
世間唯有情難畫 |
第10講 |
情感的表達 |
||
必修2 |
珍愛生命 |
第11講 |
用墨如潑與惜墨如金 |
||
選修 |
文似看山不喜平 |
第12講 |
敘事貴曲 |
||
必修1 |
獲得教養(yǎng)的途徑 |
議論文 |
第13講 |
鮮明的觀點是議論的靈魂 |
|
必修5 |
我們頭上的燦爛星空 |
第14講 |
讓你的認識更加深刻 |
||
必修3 |
文明的對話 |
第15講 |
為觀點提供有力的支撐 |
||
選修 |
敢于說出“我認為” |
第16講 |
論點與論據(jù) |
||
必修5 |
直面人生 |
第17講 |
學會分析 |
||
選修 |
論如析薪,貴能破理 |
第18講 |
議論文的分析 |
||
必修4 |
我有一個夢想 |
第19講 |
讓說理更令人信服 |
||
選修 |
順理而成章 |
第20講 |
議論文的結構 |
||
必修2 |
慢慢走,欣賞啊 |
應用 |
文學短評 |
第21講 |
看好處,說門道 |
必修4 |
筆落驚風雨 |
鑒賞文 |
第22講 |
文學短評的寫作 |
|
必修2 |
歷史的回聲 |
消息 |
第23講 |
準確、及時與便捷 |
|
必修4 |
走進語言現(xiàn)場 |
演講稿 |
第24講 |
演講稿,寫給聽眾 |
|
必修5 |
科學之光 |
說明文 |
第25講 |
說明要說得清楚明白 |
|
選修 |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
修改 |
第26講 |
語言的錘煉 |
|
選修 |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 |
第27講 |
修改 |
以文體為線索,有效地串起作文訓練的多方面的能力要求,是綱舉目張的作文訓練思路。主題單元模式下的寫作教學也能以寫作知識、寫作能力為核心和序列。
五、圍繞高考開展的高中作文序列
由于高考的作用,高考試題及命題趨向實際已經(jīng)成了作文教學的“風向標”。高考試題一出,寫作訓練馬上轉舵,命題作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隨著高考作文試題的出現(xiàn)而大行其道。這種極強的功利性甚至波及初中的作文教學。怎么辦?首先要有序列化,要有計劃。作文教學一定要有一個整體目標,讓學生在作文能力方面有一個循序漸進的提高過程。每次作文都應該有重點的訓練一二項寫作能力,讓學生通過一次作文訓練在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使他們每次都能找到自己作文的閃光點,找到寫作的新動力,變被動寫作為主動寫作。下面介紹三個高中三年的作文序列。
(一)以積累語言,學會表達為宗旨,并將審題、立意、構思及議論文的寫作,作為高中作文教學和訓練重點,根據(jù)作文教學和訓練的層面對各學年(或學期)應突出的重點作如下的布置:
高一上學期:
1.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等各種表達方法的教學和片段訓練。
2.記敘文、議論文、應用文等各類文章體裁“入格”教學和訓練。
高一下學期:
審題、立意、構思、成文、修改等各個作文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和訓練。
高二上學期:
議論文的“入格”、“入理”、“入題”的教學和訓練。
高二下學期:
命題作文、話題作文、材料作文等各種作文形式的教學和訓練。
高三年級:
進行高考的各類文體綜合訓練。
(二)根據(jù)課程標準和現(xiàn)行教材的編排體例安排序列。
高一上學期:
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方法在課內(nèi),語文功夫在課外。
高一下學期:
練好記敘文體;淡化文體不是取消文體;分項訓練分語言、動作、心理、肖像等。
高二上學期:
練好議論文體;議論要有理有據(jù)、要有條理,有辯證分析;分項訓練。
高二下學期:
訓練作文的審題、立意、聯(lián)想、構思;進行作文描寫、議論的語段訓練。
高三上學期:
著重訓練命題作文、話題作文、材料作文的基本思路。
高三下學期:
著重就作文的發(fā)展等級進行訓練;搜集作文的生活素材與閱讀素材。
(三)訓練重心序列
1、高一階段
重在打基礎,在蘇教版必修1-5冊專題版塊作文訓練的基礎上,主要側重于記敘文的寫作。可分解序列為:寫什么對象,寫什么人、什么事;選什么材料;如何來寫,如何突出個性、如何寫的生動等。
2、高二階段
重點在議論性文體的寫作訓練,大致安排如下:
第一階段:(3-4次)主要進行材料加命題作文訓練,重在材料的閱讀理解及審題立意環(huán)節(jié),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論說文的事理積累應用能力(隨筆寫作跟進),還有關注作文的基本要求(注意錯別字及卷面求整潔等)。作文材料和題目的設定多與教材結合。
第二階段:(3-4次)主要進行新材料作文的訓練。此類作文的關鍵在于讀懂材料抓好立意角度。以專題講座訓練活動的形式,突出以下流程:解讀材料理中心(意旨)——圍繞中心多角度思考——選一角度立意。重在訓練學生處理好整體把握材料中心及選好角度切入點的關系的能力。另一重點是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體察生活,積極感悟,積累鮮活的生活材料以適應高考作文生活化的要求。同時,繼續(xù)強化論說文事理結合,事例得當,說理充分的能力訓練。采取學生互評互改、自我修改等方式調動學生評改作文的積極性。通過交流、介紹同學的優(yōu)秀作文以及介紹其他優(yōu)秀文章等方式來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3、 高三階段
在第一學期著重于散文化作文的訓練,重在敘事性散文與論說性散文兩種形式,重在形散神不散的材料結構形式以及敘事、抒情、議論相結合的表達方式訓練。高三階段的最后時期,以模塊試題為主,全面接軌高考要求,重在審題立意,材料運用,書寫卷面等方向突出要求,注意高考信息的搜索,關注高考作文新動向,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六、高中作文序列化教學三大體系
高中作文序列化教學體系分為三個系統(tǒng)。每一個系統(tǒng)相對獨立,又彼此呼應。
(一)積累與思考系統(tǒng)
學段 |
寫作習慣積累 側重點 |
寫作技巧積累 側重點 |
課外閱讀 側重點 |
讀書筆記 側重點 |
高一 |
1.標點正確格式無誤書寫準確的習慣 2.一絲不茍斟字酌句的習慣 3.廣涉博覽勤于觀察的習慣 4.常寫日記積累材料的習慣 5.聽收音機,看報紙的習慣 6.熱愛生活關注現(xiàn)實的習慣 |
1.描述方法:人物肖像、行動、語言、心理描寫,景物描寫,場面描寫,細節(jié)描寫,側面描寫等。 2.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對比、襯托(反襯)、變換人稱、聯(lián)想、想象、象征、類比、虛實結合渲染烘托等。 3.常見的結構方式:前后照應、鋪墊,過渡(承上啟下)、設置懸念、卒章顯志,欲揚先抑、制造波瀾,特定線索、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材料安排(主次、詳略等)。 4.記敘文線索的類型:情節(jié)線、人物線、情感線、主題線、實物線、獨特詞語線。 5.散文的章法特點:注重鋪設文脈,注重過渡和照應,注重舒卷自如,濃淡相宜。 |
高一重點讀名人傳記、散文精品、文言短章。 確保天天讀,粗讀瀏覽為主。 |
側重點 一個標題的評點 一個名句的摘抄 一個詞句的賞析 一個句子的仿寫 一個語段的解析 一個人物的分析 一個場景的描述 一篇美文的品讀 一個開頭的欣賞 一種結尾的妙處 …… |
高二 |
1.與他人交流作文經(jīng)驗的習慣 2.精思慎索,編好提綱再行文的習慣 3.寫讀書隨筆、作文后記的習慣 4.盡量使用新鮮素材的習慣 5.經(jīng)常進行仿寫訓練的習慣 |
1.論說文三類體式:闡釋體、評論體、引申體。 2.論說文三種主要展開方式:橫式、縱式、對照式。 3.論證方法:舉例論說、析理論說、對比論說、比喻論說、類比論說、引語論說、釋義論說、歸謬論說等。 |
高二重點讀文學經(jīng)典,雜文時評。 確保間天讀,品讀精懂讀為主。 |
側重點 一個觀點的詮釋 一個事例的點評 一個說法的質疑 一段對話的評論 一首名詩的賞讀 一種論證方法的解讀 一類社會現(xiàn)象的剖析 一篇新聞稿件的評論 一段精彩論證的摘錄 一位歷史人物的評點 …… |
高三 |
1.寫成以后反復修改的習慣 2.以文示友虛心求教的習慣 3.下筆—氣呵成50分鐘左右完成一篇作文的習慣 4.敢破常規(guī)敢創(chuàng)新的習慣 5.多角度立意的習慣。 |
1.常用的修辭手法:比喻、反復、對比、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引用等。 2.議論文開頭方法:直入法、漸入法、交代法、引出法、設疑法等。 3.議論文結尾方法:斬截法、總結法、回應法、引申法、建議法、補充法等。 4.考場作文的常用技巧:清晰的文脈,精巧的結構等。 |
高三重點讀哲學經(jīng)典,文化論文。 確保周周讀,深讀研讀為主。 |
側重點 一種文化現(xiàn)象的反思 一個文化名人的評點 一篇文化經(jīng)典的管窺 一種文化潮流的辨析 一個民族心理的解剖 一種哲學觀點的推介 一種社會流俗的批判 …… |
(二)作文與指導系統(tǒng)
學段 |
口頭作文(課前五分鐘演講) |
周記 |
大作文訓練重點 |
作文訓練階梯 |
思維訓練重點 |
高一 |
每天一人演講,兩人評點。每周一個主題,題目提前告知。
題目例舉:我的特長,我的偶像,我最喜愛的一句話,向你推薦一本書,我討厭的一個歷史人物,我的苦惱,我最喜愛的一首宋詞,一個詞評點三國(紅樓夢、水滸等),推薦一部新電影,我學習上的一個訣竅……(記敘類為主) |
以下12大類為主:人物素描、校園采風、鄉(xiāng)情民俗、春夏秋冬、往事回眸、動物世界、名勝風光、真情告白、課堂寫真、心海浪花(寫心理活動)、街巷見聞、一事一議等。 |
1.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練好記敘類文體。如寫人記事類、記敘性散文、抒情性散文、游記、微型小說、故事新編等。
2.學會語言、動作、心理、肖像等描寫,善于選取記敘的角度,掌握虛構等技巧。寫景抓特征,寫人顯個性,寫事有波瀾。
3進行議論文基礎訓練。 |
高一(上) 1.記敘文的文體特點及基本要求。2.記敘文立意和結構的常見方法。3.記敘文選材和組材的方法。4.寫人記敘文常用的幾種描寫方法。5.記敘文興波瀾、生變化的技法。6.記敘文綜合訓練
高一(下) 1.記人散文的特點和要求。2.敘事性散文的要求和特點。3.借景(物)抒情散文的寫法。4.記敘文的泛靈手法。5.議論文的文體特點及基本要求。6.議論文的針對性與說理性。 |
側重培養(yǎng)形象思維能力,進行再造想象、相似聯(lián)想、相關聯(lián)想、對比聯(lián)想、因果聯(lián)想等序列訓練,讓學生學會觀形而思神,觀物而思理,觀此而思彼,觀難而思解。進行名作摹仿訓練。
|
高二 |
每天一人演講,兩人評點。每天一個主題,題目當場抽簽。
題目例舉:我欣賞的一個語段,我的一個建議,我看中國足球,我看出國熱,我評股市,我看教育問題,一個文學形象的性格缺陷,給市長的一個建議,過洋節(jié)之我見,我評潛規(guī)則……(議論類為主) |
以下10大類為主:奇思怪想、科幻天地、實驗報告、應用文苑(寫通知、啟事、海報等)、文學天空(嘗試寫小說、詩歌、戲劇、散文等)、科技動態(tài)、一題多做、讀書有感、影視評論、課文質疑等。 |
1.議論文體訓練。能確立明確中心論點,有理有據(jù),有條理地展開議論,能精心選擇和使用論據(jù),論證方法靈活,掌握橫式、縱式、對照式等結構技巧,能做辯證分析。
2.除議論文外,訓練多種文體,如說明文、小小說、詩歌、短評等。
3.注重寫作基本思路的訓練,通過訓練達到基礎等級要求。 |
高二(上) 1.議論文的論點確立與分解。2.議論文的選材與轉述。3.議論文論據(jù)與論點的扣合。4.議論文的結構技巧。5.議論文的理趣與文趣。6.小說人物形象、情節(jié)與環(huán)境。
高二(下) 1.議論文的辯證分析。2.說明文的順序與方法。3.小說的選材與構思。4.短評的結構與語言特點。5.讀后感的“引”“議”“聯(lián)”“結”。6.詩歌的創(chuàng)作與賞析。 |
側重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辯證思維能力。訓練學生思維條理性和作文謀篇布局能力,初步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生活發(fā)表見解、主張的能力。培養(yǎng)抽象能力,即由形化意,由意化文的能力。如根據(jù)論證的需要概述事實論據(jù)等。 |
高三 |
每天兩人辯論,一人評點。每周一個主題,正方反方抽簽決定。
題目例舉:當代社會經(jīng)典閱讀與時尚閱讀哪一種更重要?中學生上網(wǎng)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網(wǎng)絡經(jīng)濟是不是泡沫經(jīng)濟?高中生出國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個人的命運是由個人掌握還是由社會掌握?金錢的追求與道德可不可以并行?成大事者應不應該拘小節(jié)?男性和女性相比誰更需要關懷?社會發(fā)展應應重利輕義還是應重義輕利?在人生的道路上,機遇和奮斗哪一個更重要?……(思辨類為主) |
以下10大類為主:質疑問難、一孔之見、高考話題、焦點話題、時事論壇、校園爭鳴、名人點評、縱論天下、時文賞析、經(jīng)典品味等。 |
1.審題立意能力及作文的發(fā)展進行訓練。具體分為:深刻透徹;生動形象;有文采;有創(chuàng)意。
2.根據(jù)自己的寫作長處,確定某一文體進行強化訓練,力圖通過訓練使其作文達到基礎等級的上限或創(chuàng)新等級。
3.考場作文技巧訓練。 |
高三(上)
1.議論性散文的寫作。2.命題、新材料、話題、作文的審題立意。3.考場作文的立意開掘。4.考場作文的點題與扣題。5.考場作文的選材與結構。6.片段組合式作文的寫作。7.考場作文的擬題、開頭、結尾。
高三(下) 1.考場作文的“自選文體”。2.考場作文的“思想健康”。 3.考場作文的“感情真摯”。 4.發(fā)展等級中的“論據(jù)充實”。 5.發(fā)展等級中的“形象豐滿”。 6.發(fā)展等級中的“深刻”。 7.發(fā)展等級中的“創(chuàng)新”。 8.發(fā)展等級中的“有文采”。 9.考場作文的應試技巧。 |
側重培養(yǎng)求同思維、發(fā)散思維(多角度構思立意)能力,學會多層開掘: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透過今天看明天,透過現(xiàn)在看發(fā)展。學會逆向立意:如近墨者未必黑,開卷未必有益等。學會辯證分析:用發(fā)展、聯(lián)系、一分為二的觀點分析問題。正確判斷是非,評價優(yōu)劣,比較異同。
進行一題多做(一材多體,一事多寫)和一料多用(根據(jù)不同論點敘述材料)訓練。指導學生運用側向思維觀察社會、人生,避開眾人注目的正面,從一般人不注意的側面進行思考,尋找突破口,解決問題力求新發(fā)現(xiàn)、新感悟、新表達。 |
(三)評改與提升系統(tǒng)
學段 |
評改方式 |
提升重點 |
成果方式 |
高一 |
老師評改為主,輔之以老師指導下的學生評改 |
高一記敘文為主,側重于寫人記事類的文章。寫人的文章可將以下四個方面作為提升重點。1.開頭有沒有注意開門見山,直接引題。2.選擇適當?shù)娜宋铩?span lang="EN-US">3.通過典型事例寫人。4.通過描寫人物的語言、行動、外貌、心理活動等展示人物性格。 記事的文章可將以下六個方面作為提升重點。1.敘事要素要交代清楚。2.敘事要完整。3.挖掘出事件中深刻的思想意義。4.寫好感人的細節(jié)。5.寫好事件中的精彩場面。6.用倒敘、抑揚、巧合、象征、景物描寫等方法把事情寫得波瀾起伏、文情并茂。 |
自編優(yōu)秀作文,附上個人、同學、老師的評語。 |
高二 |
學生互評為主,老師精評個例為輔 |
高二議論文為主,可將以下五個方面作為提升重點。 1.有明確的中心論點,分論點,觀點正確、鮮明。2.有清晰的思路,文脈順暢,結構合理,首尾呼應。3.有充實、新穎的材料。4.有恰當?shù)恼撟C方法。5.語言嚴密,有說服力。 |
編印作文集,老師評點,升格作文。 |
高三 |
老師精評個例為主,學生互評、老師面評為輔。 |
高三以考場作文訓練為主,可將以下六個方面作為提升重點。 1.審題:是否符合題目準確含義,是否體現(xiàn)題目要求的重點、范圍、對象;是否合乎文體要求;是否合乎字數(shù)要求;擬題是否精彩。2.立意中心:是否正確健康;是否鮮明突出;是否深刻有思辨性、針對性或是否新穎。3.選材:是否圍繞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實際;是否典型、有代表性;是否獨特有新意。4.結構:是否完整、嚴謹;思路及段落層次是否清晰有條理;重點及詳略是否得當;過渡是否自然,前后是否連貫。5.語言:是否準確得體地表情達意;是否語句通順無語?。êe別字);是否生動形象有文采;是否恰當運用了修辭方法;是否綜合運用了多種表達方式。6.卷面字跡:書寫是否清楚勻稱;書寫是否工整美觀;是否卷面清潔無或少涂改。 |
個人作文匯編,升格作文匯編,發(fā)表作品展覽。 |
三個系統(tǒng)中,積累與思考系統(tǒng)是作文前的醞釀,是寫好作文的基礎、前提、保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推薦的課外讀物,大多為著名作家的經(jīng)典作品,廣泛閱讀,可以揣摩范文的寫法,從中學習“應該怎樣寫”。而隨時隨地把優(yōu)美的語段摘錄下來,及時揣摩體味、鑒賞品評,則體現(xiàn)了葉圣陶先生提倡的“練習與應用相統(tǒng)一”的原則。第二個系統(tǒng)作文與指導系統(tǒng)是學生的寫作實踐活動,是對積累與思考成果的檢閱,是在閱讀與思考基礎上對寫作技巧的運用。前者是“十月懷胎”,后者是“一朝分娩”。第三個系統(tǒng)是評改與提升,是對寫作水平的評價以及寫作水平的再提升,是對寫作實踐的反饋。這三個系統(tǒng)互為補充,相輔相成,使作文訓練序列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寫作是個性化最強的一項學習活動,也是創(chuàng)造性最強的一項學習活動,它最能體現(xiàn)學校教學組織智慧、教師教學水平能力、學生綜合語文素養(yǎng)?,F(xiàn)實告訴我們,寫作教材往往是不可靠的,好的語文教師不會生搬硬套某種寫作訓練體系和教學模式,他必須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fā)”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寫作教學訓練體系和訓練方法。“世上從來就沒有救世主,也沒有神仙皇帝,一切全靠我們自己。”這正是我們的廣大語文教師解決當今寫作教學問題應持有的態(tài)度。
參考文獻:
1、李小慧:“必”“選”結合,科學備教-蘇教版必修教材寫作內(nèi)容與選修教材《寫作》的融合,語文教學通訊,2009年13期。
2、孟凡軍:蘇教高中語文必修教材“寫作指導”的重組思考,語文教學之友。
3、韓維加:蘇教版必修教材寫作訓練教案全集。
4、王小燕:作文的序列化教學——新課程下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探討。
5、鄧彤:《寫作教學:從混沌走向有序》,《中學語文教學》2010年第2期。
![]() ![]() |
主辦單位:常州市第一中學 蘇ICP備05086717號-1
地址:常州市椿桂坊蘇家弄55號(213003) 聯(lián)系電話:(0519)88121926 (周一到周五,8:00-11:00,13:30-17:30)
技術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常州萬兆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訪問統(tǒng)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