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我是高二(2)班的王一權(quán)。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祭奠先烈,激昂青春。
4月5日是清明節(jié),是一年一度的掃墓獻花,祭奠先烈的日子。桃花紅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今日神州看奮起,陵園千古慰忠魂。憶往昔,祖國危難之時,無數(shù)愛國志士挺身而出,為了祖國的統(tǒng)一和人民的解放,拋頭顱灑熱血,戰(zhàn)火中出生入死,監(jiān)牢里堅貞不屈,刑場上大義凜然。無數(shù)英烈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烈的愛國樂章,用鮮血染紅了五星紅旗。
歷史定格,英雄長眠。時至今日,我們?nèi)匀荒苡|摸到先烈們跳動的脈搏,仍然能感受到先烈們呼吸的頻率。正是因為他們的偉大,中國巨龍騰飛于九霄之外,華夏巨人屹立于民族之林。正是因為他們的犧牲,一個古老民族書寫下一篇新的樂章,一個泱泱大國崛起于世界的東方!
有人認為先烈已經(jīng)逝去,祭奠沒有什么意義。這大錯特錯。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國家不能沒有歷史,社會不能沒有記憶。一個沒有英烈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一個遺忘英烈的民族,同樣是可悲的民族。歷史記憶的遺失是過去的缺損,也是未來的坍塌。無數(shù)先烈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歷史的見證者;烈士公祭,是一種莊嚴而神圣的政治儀式,也是喚醒歷史記憶的有效形式。公祭烈士、記憶歷史,無論就世界和平、國家振興,還是社會凝聚、個人成長,其意義都是非同尋常的。
我想對先烈們最好的祭奠就是過好我們的每一天。出生在和平安定的當代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機遇,這機遇是先烈們在烈火與血泊中艱苦奮斗換來的。多少烈士是懷著對美好新中國的信仰而犧牲的?為他們向往的美好新中國添磚加瓦,這大概才是他們最想要的,這大概才是最好的祭奠吧。
誠然,時代在改變。當下的社會已經(jīng)不再需要我們拋頭顱,灑熱血。但是國際競爭依然激烈。就在三月七日,華為起訴美國政府。宋代汪洙在《神童詩》里寫道:“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當下的國際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十年后,二十年后,我們每一個人都將馳騁在時代的疆場上。厚積薄發(fā),十年磨一劍。不在青春中磨礪自己又更待何時呢。少年強,則國強。未來屬于我們,唯有激昂青春,我們才能扛起自己的前程,才能扛起家人的明天,才能扛起華夏民族乃至整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未來。
遙憶當年,遍地狼煙。賊寇狂狷,生靈涂炭。仁人志士,眾手補天。鐵骨錚錚,浩氣綿綿。衛(wèi)我民族,奮勇向前。銘記歷史,繼往開來。祭奠先烈,激昂青春,書華夏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