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一個高中學子自述了一段返鄉(xiāng)旅程,文筆疏朗,不蔓不枝;淡淡的敘述,卻使沿途景致與春節(jié)民俗靈動地呈現目前。
但更重要的是,在文中卻透露出一個人所無法避免的宿命:我們走著走著,越漂越遠,但我們卻越來越懷念故土 ,想念兒時的玩伴,想念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想起那山那水那人。
只是因為我們很多人走著走著,卻忘了來時的路,忘了爸媽喚兒時的自己回去加衣裳,忘了爺爺奶奶倚門揮手送別游子的不舍與叮嚀,忘了泥土的芬芳,失卻了“根”的滋養(yǎng),失掉了樸實和本色,因而無法安放自己的靈魂。
從這一角度講,揣讀本文的“尋根之旅”就有了別樣的意義。
(韋祥洪)
這個寒假我經歷了一次說走就走的自駕之旅。
經過四小時的車程,我們從常州來到了合肥的中科大。夜色中的科大顯得典雅而又神秘,莊重而又充滿生機,道路兩邊生長著蒼勁的古樹,昏暗的路燈燈光穿過繁密的樹枝,指引著道路。在圖書館的一樓有一個巨大的沙盤,介紹著科大的建設與規(guī)劃,我禁不住驚嘆這兒竟有一臺離子加速器!而在圖書館的自修室,雖然時間已近年三十,仍有許多學生在此學習,并且井然有序,無人喧嘩。經過的不少實驗室也都有燈光透出,不得不讓我佩服,也讓我有些慚愧。
第二天離開科大后,我們踏上了去往湖北的高速公路,在這一路上要經過大別山山脈,一路上有許多革命圣地,路上不時會出現一些路牌,上面寫著革命先烈或大將軍故里的字樣。望著那巍峨連綿的山脈,我不禁肅然起敬。一路上有不少隧道,最長的命名為“大別山隧道”,長4901米。這都是那些辛勤的建設者的功勞。經歷了這樣一段紅色高速之后,我不由感嘆,如果沒有那些革命先烈,我們現在就不能生活在和平之中;如果沒有那些大年三十都不能回家、幾個月才能洗一次澡的建設者們,我們回家的路也不會快捷、平坦。
穿過大別山,我們進入了湖北境內。隨著時間的推移,車子經過的地方有城市風貌逐漸變成了鄉(xiāng)鎮(zhèn)的樣子,我們離老家也越來越近。
回到老家的鎮(zhèn)上,我感受到了和城市很大的不同,這里的年味隨處可見,放鞭炮、裝飾婚車在街邊隨處可見,空氣質量也是常州無法比的。
隨著大年三十的來臨,鎮(zhèn)上也越來越熱鬧,每天都能在白天聽到鞭炮聲,晚上看到禮炮、禮花綻放,年三十晚上,外面的鞭炮聲更是不絕于耳。這里的人們也許還意識不到燃放鞭炮對空氣質量的影響呢。
除了放鞭炮,小鎮(zhèn)上還有許多慶祝春節(jié)的民俗。大街上可以看到舞龍的、舞獅的,最讓我感到新奇的是劃旱船,這是一種湖北天沔(miǎn)一帶的民間藝術,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鄉(xiāng)土味濃而又趣味十足的表演。
在老家過年,免不了要走親戚,這也使我有機會走進農村,去尋找最樸實、純正的年味。我有幸看到了農村廚房里的土灶,燒著柴火,利用沼氣的廁所,還見到了手壓的井,耕田的犁,真是大開眼界?,F在農村也到處是樓房,生活與城市差異漸漸縮小,不知道下次還能否見到如此古樸的鄉(xiāng)村呢。
短短的假期,讓人回味無窮,期待下次的故鄉(xiāng)之旅。——高一(6)蔣言培
——高一(6)班主任 蔣寅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