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天賦和勤奮尋夢蘭陵歌賽里的執(zhí)著女孩金藝
編者語:在兩年前我校藝術特招中,曾以一曲《軍營里飛來一只百靈》征服了所有現(xiàn)場評委的那位小姑娘,終于如愿地從常外考入了我校。在一中這片人文薈萃的沃土里,經(jīng)過校園各項藝術活動歷練,起初那個還穿紅花格格衣服的小姑娘,最終以她對藝術的執(zhí)著追求和出色的組織管理能力,驗證了她不僅僅是位校藝術百花園中一朵亮麗的奇葩,還是一位出色的校自管會文藝部長。她就是金藝,一位名副其實的校園文化領袖級人物,藝術教師的得力幫手。
在倡導高雅藝術進校園的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我校不僅是先行的實踐者,更是嘗試高雅藝術出校園的開拓者。正如任校長所言:“學校是學生的,學校的聲譽是由學生的成就奠定的;學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堅持為學生的成人成才提供支持性環(huán)境。”這不,金藝同學正以她過人的膽識和扎實的基功走出去,挑戰(zhàn)自己藝術尋夢中的一個又一個高峰。
這個執(zhí)著的女孩,用所有的力量扛起了她的音樂夢
她,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一眼看上去是個沉靜的女孩,淡淡的笑,對人客氣又周到。梳著馬尾,戴著眼鏡,如果不是看到了她舞臺上的樣子,幾乎很難在人群中挑出并不顯眼的她。
可是一張口,她的氣場立馬就變了。除去身上的稚氣,她的聲音純正自然,憂而無訴,好像能夠穿透情感,定格在時間中。如果可以形容,她就像遇到沸點的水,前段時間都是不溫不火,在最后泛出所有的炙熱,達到最高點。
18歲的女孩金藝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站上舞臺,甚至可以說是“圈子里”老手。面對蘭陵歌手賽場的各位師姐、老師,她始終抱著輕松的態(tài)度。“初生牛犢不怕虎。他們都比我年長,我還是小毛孩一個,后路還很多,怕什么。”良好的心態(tài)和扎實的基本功讓她一次次“在絕望中爆發(fā)”,突破,超越自己最好的狀態(tài)。
現(xiàn)在,金藝說,自己有兩個重要的身份。一個是“一中的學生”;另一個,則是“尋夢人”,為自己的音樂夢想。選擇音樂后,她最大的感觸是,自己真的愛它如生命。
而參加蘭陵歌賽后,除了專業(yè)的“音樂朋友”,更多的普通觀眾也開始認識這位飆高音的小姑娘,人們對這位尚在讀書的小女孩充滿了好奇。
愛唱歌的女孩,她早早當了家
夏天的午后,空氣粘稠而悶熱,鄉(xiāng)下青翠的小路上,一位婦女正有些吃力地騎著自行車。悠揚的歌聲在空中久久回蕩,這是一首八十年代的老歌《走進新時代》。扎著兩個小辮子的女孩靜靜地坐在自行車后,歪斜著腦袋聽著媽媽的歌聲,走了一路也聽了一路。
當時,金媽媽還是一位幼兒園的老師,她非常熱愛藝術,沒事的時候總喜歡哼上幾句。小金藝則乖乖的,不聲不響。但有一次,金媽媽和另一個老師在唱《走進新時代》,當時還沒上幼兒園的小金藝也跟著唱起來,而且一唱就是整整一首。“當時,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她身上了,都沒有人聽我唱了,真不可思議。”到現(xiàn)在,說起小時候的事情,金媽媽還是一臉自豪。
一年級的時候,金藝跟著爸爸從鄉(xiāng)下來到了常州,開始在常州市區(qū)生活。看似美滿和快樂的開始,其實充滿著辛酸苦辣。“當時,爸爸在工地上工作。我就跟著他住工棚,看著他每天在工地灌水、作業(yè)。上一年級的時候,別人都有爸媽呵護著,接送上學放學,我都是一個人。早上自己起來,自己編辮子,自己做早飯。晚上回來,自己寫作業(yè),自己給自己默寫。爸爸每次回來,我都睡著了。”這些經(jīng)歷在她的腦海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到現(xiàn)在她都是一個很獨立的性格,喜歡自己管好自己,安排所有的生活。
與藝術結緣,她眼中的珍饈美饌
金藝的童年與少年都喜歡著音樂,但是僅僅是喜歡。成長記憶的開篇,首先是與鋼琴的結緣。一年級的時候,金藝喜歡聽音樂老師彈鋼琴,被美妙的音樂和獨特的音色所深深吸引。但是當時,家里太困難了,實在沒有條件讓她學習。后來覓渡橋小學的劉曉燕老師免費教了她近半年的時間,開啟了她的音樂之門。
大約一年后,為了繼續(xù)練習鋼琴,還住在工棚的小金藝在長長的木條上,用鋸子鋸起了鋼琴鍵盤,一遍遍的練習。沒有聲音,沒有老師指導,這些都不算什么,小金藝每天放學都會坐在木板旁,一練就是兩三個小時。看著女兒對鋼琴如此的執(zhí)著,金媽媽一狠心,東湊西借的借來了1萬塊錢,在當時的百貨大樓里買了一架最便宜的鋼琴。直到現(xiàn)在,全家還留著當時的票據(jù)。
是鋼琴給了金藝藝術的基礎,開始走進為音樂的“癡狂”。初中,小金藝順利通過了鋼琴十級。當她再次提出想另外學一種樂器時,爸爸媽媽都猶豫了,并不寬裕的家如何再承受這樣的“燒錢”的愛好。正巧,金媽媽在文化館參加了市里的合唱團,當時她就想,為什么不讓女兒學習音樂呢。從小嗓音嘹亮的金藝自然地愛上了歌唱。開始,和許多年輕人一樣,她也追捧通俗,就想把通俗歌曲唱好。偏偏文化館的丁蕓老師覺得聲音條件不錯,教起了美聲。為此,金藝還和媽媽鬧起來脾氣,就是不肯學。后來慢慢的,唱的越多越發(fā)現(xiàn),美聲的歌曲,更多的是一種沉淀,那種氣息的駕馭讓她著迷。
磨亮夢想,她綻放在美聲的舞臺
從剛學了7個月美聲就開始登臺,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三、四年的時間。金藝游走在自我和舞臺之間,從第一次躲在舞臺角落里唱歌,到現(xiàn)在落落大方,收放自如。她的逐夢之路在艱難險阻中越走越遠……星星火炬歌唱比賽第二名,全國青少年藝術盛會獲得了金獎,這些榮譽不光是她獲得的,更是用勤奮澆灌的。
08年奧運會的時候,金藝聽到多明戈的聲音,她震住了,她說,我覺得他整個音樂生命都有東西。他的眼神,他的聲音都在表達,在傳情,在求愛。所有所有靈魂的花朵、已經(jīng)掩蓋掉的那一面,都會在這一刻慢慢顯現(xiàn)、綻放。實在是太美了。聽他唱歌,我覺得可以把所有的一切都放下,就以這個為人生的目標了。也是從那以后,金藝真正懂得要用心唱歌,她的歌聲越來越多去傳達,去給予。就好像久違的感覺,音樂需要去詮釋,需要找到它,更像是相互的融合。
走在學習音樂的道路上,金藝十分感謝教過她的老師。她用王金戰(zhàn)老師的話告訴記者:“學習知識,可以自學,也可以跟老師學。但是當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自學的人往往很難突破,但是跟著老師學習的人卻可以輕而易舉的翻過一個又一個的山頭,追求更好。”所以,金藝跟過許多的老師,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老師帶她走上更高的階梯?,F(xiàn)在,金藝每周末都會花一天的時間趕去上海,跟音樂學院的老師學習。
日積月累的學習讓她覺得,自己的演唱水平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跨越,一個是在音質(zhì)音色上,自己基本上能夠把握;另一次是養(yǎng)成了歌唱狀態(tài),有了自己的“一點點風格,知道自己能楸過來”。她說,我不是一個很有天賦的歌唱者,都是老師領進了師門。
回歸生活 她用平凡抵制平庸
走下舞臺,金藝還是得面對另一個身份,常州市一中的學生。作為校文藝部長,她的生活被安排的滿滿當當,今天審節(jié)目,明天做策劃,還要親自參加演出。連老師都形容她要變成三頭六臂的孫悟空才夠用。她對人謙和,身上有著一種不為人知的成熟,她低調(diào)、謙和、踏實,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亦知道自己所有的追求。
金藝強調(diào)說,“我真的沒有想過要做什么大明星,沒想出唱片,或者成為什么歌唱家。只是單純的想與音樂在一起。是的,如果以我現(xiàn)在的成績參加高考,上一本分數(shù)線,加上藝術分數(shù),上清華北大都沒問題。但是,哪怕我學一個最好的專業(yè),出來還是一樣在一個自己并不是很有興趣的崗位上工作。如果一生從事不喜歡的工作,是多么痛苦啊。我更愿意與音樂在一起,哪怕只是做個小小的音樂老師,也覺得很滿足。我可以很平凡,但是卻拒絕平庸。”
很多人都曾經(jīng)渴望舞臺,但是對于金藝,這并非是一個明星夢情結,只是對音樂最原始和本真的渴望。
當記者問道,她理解的“達人”是什么樣的時。金藝告訴記者,“達人應該是個會‘生活’的人,能夠去尋找興趣,能夠去發(fā)展興趣。從平凡的生活中去學會做人。”而這些,她都已經(jīng)做到了,她在用心生活,在用心演唱。也許能夠借用一句話來形容,有故事的人未必有驚人才藝,但有驚人才藝的人一定有故事!
記者手記:無論如何生動,如何有力,都無法將對一個人的了解在一篇文章中完整表達。我相信,一個人的成長和成熟是需要日積月累的思考和經(jīng)歷的,但是金藝所傳達出來的睿智遠遠超過了她的年紀,她在花樣年華的青春,已經(jīng)懂得年華似水。我們更期待,小金藝在將來的道路上努力、堅持、懷想、熱愛……(記者 沈琳)
附本文來源于:中國常州網(wǎng) http://{域名已經(jīng)過期} , 原文地址: http://{域名已經(jīng)過期}/2011-06/15/content_15292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