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到7月22日,我校高一12位同學(xué)前往北京參加修學(xué)勵志夏令營。他們參觀了軍事博物館、北京大劇院、北京自然博物館、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北京科技館、奧體中心、居庸關(guān)長城,走進清華、北大、人大、中國科學(xué)院等院校,聆聽清華教授和高考狀元的演講,開展素質(zhì)拓展訓(xùn)練,參加閉營晚會,潘繹暉同學(xué)當場揮毫寫下了常州籍詩人趙翼的詩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fēng)騷數(shù)百年”,贈給所有的營員,展現(xiàn)一中學(xué)子的氣度。
百年講堂前
軍博前合影
觀看芭蕾表演
大劇院內(nèi)觀看節(jié)目
盧溝橋畔
聆聽誓言
解開鎖鏈
團結(jié)就是智慧
團隊訓(xùn)練
我們是最棒的
為我們鼓掌
明德修行
沈妤
我們的輔導(dǎo)員是來自清華的金惠超,我們都叫她金姐。
金姐很負責(zé)也很友好,一大早就到車站來等我們。帶我們又玩了很多景點,金姐總喜歡叫我們:寶貝們,今天玩得開心嗎?寶貝們,累不累呀?說實話,開始挺不適應(yīng)的,感覺還有點小別扭。但慢慢就習(xí)慣了,反而覺得很親切。金姐還有一特點讓我印象很深,每到一個景點,在集合的時候她都會說:“常州一中的同學(xué)都來齊了嗎?來,跟著我走。”就是在這一次次地交流中漸漸拉近了我們的距離。
在我個人看來這次明德修行勵志夏令營的收獲不在于游玩了北京多少多少的旅游景點,亦不在于參觀了清華北大等各類名校,最大的收獲莫過于收獲了一紛紛珍貴的友誼,不論是與營員們的,還是與輔導(dǎo)員的,這才是我最大的收獲。
就像第四天我們參加的素質(zhì)拓展訓(xùn)練一樣,團隊協(xié)作這是我們當代年輕人所缺失有必不可少的,人不是獨立的個體,任何人都需要合作。
在這六天五夜里有太多美好,值得永久回憶。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閉營晚會。我們盡心盡力傳遞我們的精神與信念。最后燈光漸漸變暗,聚光燈打在了屏幕中央,變化閃動著我們平時生活的點點滴滴,記錄著我們的成長,當輔導(dǎo)員的名字出現(xiàn)在屏幕上,場內(nèi)就會爆發(fā)出雷鳴般的掌聲,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謝。
一路走來,我們的行囊滿滿。金姐教會我們做個有責(zé)任感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在旅館一次次地促膝長談中,我了解你的人生觀,我不再彷徨迷茫,既是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如意,我們都會笑著面對,我永遠也不會忘記你說的那句話: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爭其必然,順其自然。這種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值得我用一生去體會。
兩年后,咱們北京再見!
勵志夏令營
鐘含笑
轟隆隆的雷聲把我從夢中拉回現(xiàn)實,床頭的鐘顯示為兩點,我一驚:睡午覺又睡過頭了么?然而地板上一片狼藉的衣服和旅行箱提醒著我:我剛從北京回來。
北京,這座歷史古城,同樣也是現(xiàn)代化大都市,擁有眾多文物古跡,匯集了許多的名人名校。也許是因為這些吸引著我,讓我參加了世紀明德的夏令營。在北京的七天七夜,我恍如夢中一般,穿梭于各大名校和博物館之間,心中的滿足與憧憬?jīng)_淡了旅途的勞累。而我們一中的十四個人組成的集體,也讓我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感受到了溫暖。
到北京已經(jīng)是七月十六號的早晨,剛走出動車,迎面走來一個長發(fā)的姐姐,原來這就是我們這次行程的指導(dǎo)員——金惠超,金姐來自清華大學(xué),是個很和藹的女生。由于司機的失誤,我們在金姐的帶領(lǐng)下走了一段路才坐上車,時間還很早,北京的大多數(shù)商店還沒有開門。馬路上是出來遛狗的爺爺奶奶們還有買早飯的小攤。第一眼看到的北京仿佛是還未化妝的少女,朦朧且羞澀。這樣的北京與常州有著許多的相似之處,所以對于北京的初印象是親切的。
第一天參觀了軍事博物館,一進門碩大的毛澤東石像負手而立。三層軍博游覽下來,腿已經(jīng)有些不聽使喚了。從中國古代的兵器到現(xiàn)在的航空航天飛機,從清朝的正黃旗蠟像到鄧小平的畫像,從簡單的木制結(jié)構(gòu)到復(fù)雜的鋼制品……一件件文物或者仿品都讓我打開眼見。而下午的國家大劇院也讓我感受到了藝術(shù)的熏陶。
接下來幾天都在走路、坐車、到大學(xué)吃午飯中度過。北京少雨,火辣辣的太陽掛在空中,汗水順著臉頰往下,沒過幾天,本就不是十分白的皮膚更黑了。然而,嘴上喊著累,腳還是緊緊地跟著大家的步伐。這七個白天是煎熬,也是收獲!
這次同去的都是一中高一的學(xué)生,雖同是一中人,但我們還是陌生的。幾天的相處,我們由陌生到熟悉,這個集體也有了樂趣。在車上不是會傳來各種迥異的笑聲,而一些新奇的外號也在十四個人中傳開。這次帶隊的石老師也很能干,為了使我們這次旅行能達到勵志的效果,她不斷與金姐商量、協(xié)調(diào)。在北京的生活中,她是一個老師也是一個家長。
……
這七天七夜不是一篇文章就能寫完的,這是一次經(jīng)歷,一段回憶,一種生活。我會珍藏,放在心靈的最深處
北京之行
潘明聰
壹:
我的記憶竟然停留在最后兩天。這兩天無關(guān)清華北大故宮長城,無關(guān)于抗日紀念教授講座,僅關(guān)于閉營聯(lián)歡街邊燒烤殺人游戲,僅關(guān)于西單什剎海、原野上飛馳的列車。這個世界很大,這個時代很忙,請容許我沒有看到這個龐大的主題亦或者使命,僅以小小的心來揣度快樂。
貳:
最后第二天,也是我們夏令營的最后一天,大家都比較興奮。中午在傳說中的中央黨校吃飯,大家一邊吃一邊商量怎么海扁每天勾搭不同女孩的卷毛(凌一銳)一頓。此時的我們不知道在明天卷毛還有一人跟三個女孩單獨劃船的保留節(jié)目。吃完了往外走的時候我回頭跟大家笑著說了一句什么,轉(zhuǎn)過頭邁出一步就結(jié)結(jié)實實地撞在了廣告牌上。
晚上的聯(lián)誼我們雖然去的人大概只有別的學(xué)校的十分之一,卻也出了七八個節(jié)目中的一個,十分之一換十分之一。其中最震撼的是梅姐姐(黃梓鵬,因為長得像梅蘭芳所以一路上大家都喊的梅姐姐)的雙節(jié)棍表演。在賓館里我們看過他的表演,力道十足,揮舞得呼呼風(fēng)生,打在自己身上結(jié)結(jié)實實,一番舞罷一身疼痛。好似《倚天》中的七傷拳一般,可謂是先傷己再傷人,常常還傷不到他人卻狠狠傷己。
之后的之后是輔導(dǎo)員與營員告別的節(jié)目,大家嗓子都喊啞了,因為人少還拉攏了一個學(xué)校幫忙助威。當輔導(dǎo)員唱起周華健《朋友》的時候全場起立跟唱,我一時間恍惚有看到初三中考動員時的景象。當時教師們唱的是《真心英雄》,十足地感動,完后我們都在商量如果考不好簡直對不起老師們。當時長得像樹袋熊的斌哥也唱了,現(xiàn)在因為喉嚨問題已經(jīng)不再教書,相信是賺大錢去了。幾年中竟然有如此相似的場景,經(jīng)過了時間的洗禮和成長感動還是一如既往。
回到賓館已經(jīng)十點,我們結(jié)伴去吃燒烤。大家喝了點酒精飲料,我和別人很幼稚地喝了旺仔牛奶,恩,北京的旺仔有著很厚的奶皮。吃到一半大家嚷著玩殺人游戲,結(jié)果是卷毛從來沒能活過第一局?;靖袷绞沁@樣的:法官說:“天亮了。恩,好,卷毛你死了。”
大家都說我沉默,其實是我不知道說什么來證明我不是殺手,難道說:“你看我長得像壞人不?”我相信答案是肯定了,因為很多次大家都一致認為我是殺手。
回到賓館打開電視居然有第二代的《數(shù)碼寶貝》,我跟潘繹暉一路看到了一點多,天使獸跟穿山獸好不容易合體進化出來的古神獸長得可真難看。
叁:
最后一天是我們脫離主辦方的安排自己安排的一天,我建議去什剎海。
上午八點鐘爬起來八點半吃早飯九點才出發(fā),擠地鐵擠公交,在火車站放好行李抵達什剎海已經(jīng)是十一點半,吃飯。
我們點了兩只烤鴨和一些小菜,端上來后知道所謂兩只烤鴨能吃的也就三碟,石老師開始無限懷念實打?qū)嵉哪暇┌屮啞D玫劫~單發(fā)現(xiàn)“全聚德”還要著加收百分之十的服務(wù)費。
隨后大家沿著什剎海各逛各的,卷毛很厚顏地拉著三個女孩去劃船了,我等集體鄙視之。什剎海邊的三輪車夫很能講話,海邊有穿著奇特的大爺拿著面包在孜孜不倦地喂鴨。
有清華的學(xué)生前來測量水質(zhì),驚走了鴨群。大爺則對著遙遠的鴨群用手做喇叭狀呼喊著:“鴨鴨鴨鴨鴨鴨鴨鴨鴨鴨鴨鴨鴨……”
晚上在西單的地下廣場找了個空點的店吃披薩,我們這批因為有六個人所以找到了最里面的座位。坐下一看,后面的靠背上,右手邊和前面的墻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各種留言,三大張桌子上的軟玻璃里也夾滿了各種字跡的紙條。我翻看了一下,大多都是表愛情誓言的,其中很多是單寫的,小部分還是雙簽的;另外的一部分大多是旅行和人生感言的,有的是表人生志向的,極小部分是感謝爸爸媽媽的。剩下的是大段的傷感情話。我想了很久,無論是雙簽還是單簽的愛情誓言,倘若一朝關(guān)系不再,回到這里觸景傷情會是如何感受。我問對面人借了支筆,覺得又沒有留言的欲望,但是既然拿著筆又不能閑著,我就在所有表志向的底下全跟帖了,寫的是“批準”。你看人的想法實在變得太快,昨天還海誓山盟一朝即地崩山塌,我想無論結(jié)果怎樣,一個陌生人的批準總是表達了對你理想的肯定。
韓寒在第一期《獨唱團》的序里說,“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男性改變世界,女性改變男性的世界觀。但總有一些世界觀是傻X呵呵地矗在那里的,無論多少的現(xiàn)實,多少的打擊,多少的嘲諷,多少的鴿子都改變不了,我們總是要懷有理想的。”但不幸的是這種世界觀只矗立在你的世界里,一旦跑出你的世界它很可能就從一座高塔一個化為一堆貼地的炮灰,我們能做的只有盡量地保留。所以你們負責(zé)表達你們傻X呵呵的矗立,我來批準。
回程的車票是由夏令營主辦方買的,據(jù)說我們老師對他們的要求是:“盡量買軟臥,實在不行可以買軟座。”然而“和諧號”動車組除了第一個車廂是軟座別的十幾個車廂都是軟臥,主辦方居然能在這種條件下幫我們?nèi)I來了十分緊缺的軟座,可見功力深厚。上車一問,車還是只在無錫停的,不停常州,于是在第二天早上我們?nèi)寄慷昧顺V菰谖覀冄矍叭A麗地掠過,眼睜睜地看著卻力不從心。介于主辦方最后還是幫我們安排到了接我們回常的車,介于本次活動輔導(dǎo)員的辛苦工作,介于司機師傅的優(yōu)質(zhì)服務(wù)和國家為我們多浪費的一點寶貴石油資源,仍隱主辦方姓名。
晚上在列車上只稍微打了會盹,其他時候要么在看雜志要么在聽歌。第二天清早列車穿過浩浩蕩蕩的長江,東方不見旭日噴薄卻染紅了大片天空,紅色夾雜著黃色四處蔓延,好似一顆石子擊碎玻璃而留下的紋路,好似徹夜未眠的人布滿血絲的眼睛。
回想路途,最記憶深刻的竟然是自己安排的最后一天,記憶深刻的無關(guān)良辰美景,只是這般地簡單人事。最開心的莫過于我們半夜跟輔導(dǎo)員跑出去吃燒烤玩殺人游戲,你們笑我沉默;莫過于你們說搭著我的張謙在笑而我卻表情嚴肅,換來我的仰天大笑;莫過于在賓館看《數(shù)碼寶貝》到一點,莫過于一路上一切的細小感動。
而此刻我們在吹著空調(diào)隨便吃點東西,越過黑暗與黎明的交界,請容許我們似箭的歸心,此刻的列車正歡快地穿行在廣闊的天地山巒上。
什剎海之行
潘繹暉
夏令營的最后一天,我們來到了什剎海。它雖有一個“海”字,卻并非真正的海,只是一個人工湖泊。什剎海也寫作“十剎海”,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稱。元代名海子,為一寬而長的水面,明初縮小,后逐漸形成西海﹑后海﹑前海,三海水道相通。自清代起就成為游樂消夏之所。三海碧波蕩漾,岸邊垂柳毿毿,遠山秀色如黛,風(fēng)光綺麗,為燕京勝景之一。
頂著烈日,我們輾轉(zhuǎn)跋涉,終于摸到了什剎海。此時已是艷陽高照,每個人都餓著肚子。因為旅行費有盈余,我們決定先到什剎海小吃一條街上的全聚德撮一把。
過完一把烤鴨癮后,我們真正開始了與什剎海的美麗邂逅。由于意見不統(tǒng)一,我們兵分四路,到時統(tǒng)一集中。
我和潘明聰選擇繞湖漫步。
這什剎海真是一塊詩情畫意之地,即使酷暑難耐,也擋不了游客的腳步。湖邊有結(jié)團而來的游人,也有午后散步的老人,還有一對又一對的情侶,迷人的風(fēng)景或許讓他們的戀情氤氳美麗的詩意。
夏日湖平如鏡,路旁垂柳依依。綠蔭的陰涼卷去暑意,隨意的坐在石階旁,欣賞湖中景色,真是一件愜意的事。湖中有數(shù)艘小船在緩緩劃行,為什剎海這幅畫軸增添了些許活力,動靜結(jié)合,不快不慢,連我們在旁的看客都感到幾分享受。繼續(xù)延湖而行,我們看到了一位耄耋老人。他留著一把長長的銀灰色胡子,帶著一副厚厚的老花鏡,上身只穿了一件白色的貼身背心。只見他從身旁的三輪車上撕下一塊饅頭,然后再將其撕碎,一塊一塊的扔入湖中,然后湖中便傳來一陣愉悅的“嘎嘎”聲,原來他是在喂鴨子呢。饅頭屑所到之處,總有鴨兒們的哄搶身影,當然,也有幾只像世外高人一般,各自忙各自的,怡然自得。有時,它們突然一頭鉆進水里,只留下一個屁股何不知為何四處亂蹬的的鴨腿,姿勢甚是可愛。一會兒后,鴨子們吃飽了,頭也不回便游向湖中去了,任憑老人怎樣喊都無動于衷。老人輕笑兩聲,就騎著三輪車走了:可見鴨子并不是他的,可他卻有閑心喂養(yǎng)它們,我頓時感到一種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我們在什剎海,細細地品景,品人,品文化。
疲憊讀故宮
蔣夢婷
懷著憧憬,踏進故宮。這還是第一次,平平的路,宏偉的建筑配之以雕欄玉砌。奇怪的是,漫步故宮院內(nèi),卻深感勞累,累過跋山涉水。
當腿腳越發(fā)沉重之時,停步尋找休憩之地。抬頭凝望,一段段路全是疲憊的圖像,一顛一顛地晃動在昔日的陽光下。這里曾經(jīng)休息這一個疲憊的王朝,側(cè)耳傾聽,仍能聽見他的嘆息。
北京的故宮把幾個不同的朝代混雜在一起,誰的形象也看不真切,而在這里,遠遠的,靜靜的,純純的,悄悄的躲開了中原的王氣,藏下了一個不可羼雜的清代,這個朝代從“揚州十日”“嘉定十屠”時開始,在巨大的社會災(zāi)難中迅速開創(chuàng)了“康雍乾盛世”,結(jié)果,又在“火燒圓明園”,“戊戌變法”中結(jié)束這段歷史承載著多少人的淚水,也因此是好幾代人對他產(chǎn)生了一種最世俗的看法,也對故宮有了特殊的感覺。
清朝末年,他面臨這空前的劫難,他目睹著沖天的火光,他見證了朝代的毀滅,直至如今,他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供人參觀。雖說藝術(shù)文化無力抗拒災(zāi)難,卻能讓人們獲得暫時的精神,躲避心理蒙蔽,然后立即驚醒,撕肝裂膽。故宮一世的繁華,在數(shù)百年之后沉寂。鶯歌燕舞,風(fēng)干成一種記憶。那歲月的年輪,一定凋落了無數(shù)的紅顏。
這就是故宮,依舊是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每當太陽放射他不可一世的光芒時,都感覺那是故宮在天空中的倒影,故宮金碧輝煌的反射。一種在藍天中幽幽蕩漾的蜃樓。
無處不在的高墻阻擋了我對外在的認知,狹束了我的視野。處處盡顯他的森嚴。這墻,望不到盡頭的高大凝重,宮里宮外,多少愛恨,不得而知,多少故事隨著歲月無痕隨著墻中銹色,黯然老去。不知多少無法安寧的幽魂在此夜夜游蕩,這里曾歌舞聲頻,這里曾歷經(jīng)浩劫。故宮的墻,為什么是紅色,暗黑的紅色,陰冷的紅色?無法得知的故事,歲月塵封多年,該睡去的讓它睡去,在一片紅色中褪去。
我抬頭再看宮殿,宮殿飄飄搖搖起來,仿佛它反而成了一個飄搖的倒影。我看到太陽端坐在宇宙之黑椅,眾星辰如大臣般圍攏環(huán)繞,卑躬屈膝,遠處的星辰如沙粒般的臣民,未敢稍動。
隔著雕花的窗戶靜靜觀看布滿風(fēng)塵的遺物,幾百年前,曾是稀世珍寶,琉璃,瑪瑙,珍珠,寶石,玉佩,曾經(jīng)的色澤豐潤,卻在歲月的閑置中黯然失色,寂寞幾個世紀,容顏不在。在故宮無數(shù)珍寶中這些寂靜的角落漸漸被人遺棄遺忘,沾滿厚重的塵埃,想必有那么一日,變得與俗物無異。
步入御花園,一切的自然和諧,仿佛回到五百年前的景致。沉沉的睡去,夢里,紛繁如云,陳年舊事一一顯現(xiàn),腳步聲至,驚醒,滿目紅墻,為何連夢境都如此親切?
帶著不舍,走出故宮,一如往昔,落寞莊嚴,別了,故宮,我這次拜訪,卻沒有看透你。
北京,這么近,那么遠
趙珺
傳聞這是一次帶有勵志色彩的夏令營,清華園是它為之濃墨重彩的一筆,我以為這是一部《大長今》就可以搞定的,何必北上1298公里,告假6天。也許只有憑我心拙力弱,靜靜地敘述這次旅行,那躺在我心路中的京都,看似平淡的情節(jié),實則有濃郁的情結(jié)。
曾經(jīng)千呼萬喚的北京,就在一夜之間,一夢之中,貼膚抵達,那些融入滾滾車輪的期待,軋在這路上,熔鑄進鐵軌,可這真真切切的北京多少給了我些難堪,無意于爭辯現(xiàn)實與假象的虛妄落差。只是,我愛極了的京都卻生生地斬斷了些我癡癡的臆想。
印象中的它應(yīng)該不是這樣吧,辨不清,該篤信眼前的,還是苦守印象中的,這兒的爺們兒不夠爺們,習(xí)慣爆粗口,錙銖必較,在公車上囂張地扯國家大事;古城雖有味,但終究參觀的人太多,將它從一瞥一瞥中變的不再深邃、靜謐,皇城也期待將息一日,畢竟,再恢弘的時代必然是聒噪的;京都的脈絡(luò)不夠清晰,胡同隱得太深,愈加凸顯出城市的生硬形象,那地下鐵一班一班地開來又開走,人色匆匆,難掩寂寞的本質(zhì),因為仰于首都急促的呼吸。
終究是些晦暗,淺得透明的失望鋪漾開來,一如當初看到的內(nèi)蒙古草原不和我心意,看到的青島的海不夠印象中的澄澈,也許吧,是我太依賴印象了,沉溺的太深,直到拉住前往的藤條,才看清真實的,這才是最真實的京都,可觸的,而非聽聞。
看那厚重墻磚,想那孟姜哭城,聽那什剎海荷花開滿,夜半出游,看五星升起……想來也是別有情趣的,只是我在這時代和青春無敵的你們一樣,越來越有棱角,便無懼無畏,會批判、會厭棄,我們得瑟著,讓那北京,這么近,那么遠,那么近,又這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