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AFS中華文化國際夏令營續(xù)篇之九――上書法課
文/圖 趙齊
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而且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獨放異采。漢字經(jīng)過漫長的演變和發(fā)展,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繼承等重要的社會作用, 另一方面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造型藝術。由篆而隸、由隸而楷,直至行、草,各種字體逐漸形成。在漢字的書寫和應用過程中,逐漸產(chǎn)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獨一無二的書法藝術。
俠義概念上的中國書法,是指用毛筆書寫漢字的方法和規(guī)律,講究執(zhí)筆、運筆、點畫、結構、布局。執(zhí)筆指實掌虛,五指齊力;運筆中鋒鋪毫;點畫意到筆隨,潤峭相同;結構以字立形,相安呼應;分布錯綜復雜,疏密得宜。所以,在老外的眼中,中國書法非常神秘,具有一種不可抗拒的魅力。
來自美國和韓國的營員們在景文靜老師的指導下,先練點、橫、撇、捺等基本筆法。景文靜老師有多年執(zhí)教老外學書法的經(jīng)驗,教學很有章法,再加上多媒體手段的運用,把每一個運筆的過程清晰地展示出來。一些韓國學生能模仿得惟妙惟肖,美國學生也能照葫蘆畫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