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4日,陽光明媚,草長鶯飛。在這個萬物復蘇的春天,我們高二(1)班迎來了研究性學習的交流展示日。
上午八時許,同學們已早早來到了班級,對即將進行展示的演示文稿、過程記錄進行最后修改。即將迎來十八歲生日的我們,深知責任的內涵,做起研究性學習的結尾工作也兢兢業(yè)業(yè),毫不馬虎??吹酵瑢W們圍成一團,認真討論的學習氛圍,連窗外路過的陳浩老師都駐足觀看,點頭微笑。
很快,我們的研究性學習報告展示活動正式開始了。第一個上場的顧蕓芝小組剛打開演示文稿,就如同拋擲了一枚重磅炸彈,在同學間引起了熱烈討論。她們的研究主題是“教室內污染來源的調查研究及其解決方法”。我們都知道,一個良好的教室環(huán)境是同學們靜心學習的基礎,有了顧蕓芝小組的認真研究,一定會為我們建設更好的班級環(huán)境提供前進的方向。
接下來的胡文杰小組又以其精確的數(shù)學推導過程和妙趣橫生的實驗讓大家深深折服。他們小組的研究課題是“常在雨中跑 如何淋最少”,得出的結論卻是出人意料的“跑的越快,淋得越少”,讓人忍俊不禁。
不得不說我們的同學都是一個個天才,除了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這些課題,徐丹小組還把目光聚焦在了中國廣告的發(fā)展方向;章昱辛小組關注了中國動漫的現(xiàn)狀與未來;汪雨田小組研究了文學領域的侵權問題……
當鄧怡君小組對電動車噪聲及電池污染的研究報告最后結束時,我們的展示活動也就接近了尾聲。無論研究的結果如何,我們的實踐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鍛煉。
我們這一學期的研究性學習雖然在同學們的意猶未盡之中結束了,但我相信,同學們對人生的研究將會永無止境地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