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責任——高二年級成人儀式征文選編(三)
來源: 錄入者: 發(fā)表于: 點擊:
十八·責任
十八歲,回首,我在懵懂中歡笑;展望,我在奔跑中背負責任。——題記
十八歲,一個帶給阿雅無限深思的詞語。于過去的她,這只是一個年齡,于現(xiàn)在的她,是一份不知所措;而于她的父母,這代表著她該瞬間更懂事,更有責任感。于是,一次“轟轟烈烈”的十八歲成人體驗活動就此展開。
阿雅一夜深思,決定去體驗一天小攤販的生活。她想到平日里父母只要看到他們,總會在同情中帶有些許鄙夷,接下來的程序便是借機一番思想教育——好好學習,是日后出人頭地的唯一方法。而阿雅卻總是蹙眉,一份工作,一份生活,未曾體驗,我們不該做出任何判斷不是么。
帶著興奮與認真,阿雅踏入了小攤販的生活。
那天,耀眼陽光,是幾日綿連細雨后獨有的晴朗。一個皮箱,零星擺著飾品,阿雅坐在攤前。本是賣力喊著,攤子卻無人問津。無聊之下,阿雅斜眼悄悄觀察著旁邊的人。那應是一對爺孫。老人似已遲暮,干癟的手中,翻轉(zhuǎn)著一個又一個用竹條編成的動物。老人的旁邊站著一位少年,沉靜不語,靜靜守著攤子,看著老人,做著生意。
人群漸多,阿雅又奮力疾呼“物美價廉,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有幾位年輕人來到攤前挑挑揀揀一翻又是甩手便走。阿雅嘆了口氣,看到邊上安靜的攤子前卻聚集了不少人,不由不滿正準備加大馬力宣傳時,少年趨步走來:“你不要太大聲,不要叫喊也會有人來。到時候別把城管喊來了。”冷清的嗓音略帶不滿。阿雅撇了撇嘴,問道:“你和你爺爺怎么生意那么好。”少年本不打算多語,看到眼前這少女不諳世事的眼神,便淡淡說道:“我爺爺在這里擺了十幾年了,周圍人也熟悉便會照顧生意。”阿雅吃驚,爺爺看起來過了古稀,頭發(fā)花白,略顯呆滯的眼神顯然與那靈活的雙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手上便是老繭,幾道明顯的傷口嵌入其中,大概是被竹條劃傷。頭上包裹著白紗——“咦,你爺爺頭上受了傷還來擺攤?”少年眸色一深,“爺爺幾日前被城管欺負了,卻不肯多休息,硬要出來擺攤,說是賺錢送我讀大學。我來陪著他,也好給個照顧。”少年的話中是一份不符年齡的成穩(wěn)。少年似乎陷入回憶,話漸漸多了起來。
黃昏已至,余暉深邃,照著爺爺滄桑的身影,劃過少年深刻的臉。那光溫暈,讓阿雅漸漸迷失其中,唯記得少年一段話:“爺爺想著養(yǎng)我是他的責任,卻不懂,過了十八歲的我的責任,是讓他安享晚年。十八歲是一道坎,跨過了,你背負著更多的責任,卻是心甘情愿。”
攤子到底賣出多少東西,阿雅不知,攤販的生活到底何樣,阿雅不懂。阿雅懂的是,十八歲象征著的責任,是自己無法跳脫的圈子,是自己該享受其中的圈子。
高二(3)許藝凡
青春需要“正能量”
在2012年最火爆熱詞的評選中,“正能量”位居其列。“正能量”一詞已經(jīng)演變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時代精神,它也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集中體現(xiàn)。
何謂“正能量”?英國心里學家理查德.懷斯曼對“正能量”一詞的定義是:一切予人向上的力量和希望、促使人不斷追求,讓生活變的圓滿幸福的動力和感情。通俗點說,“正能量”就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意念力,就是一種朝氣蓬勃的生活態(tài)勢。由此可見,“正能量”不正是積極樂觀,堅強勇敢的美德的化身?不正是青春美麗的源泉?
美德之于文化的地位猶如花蕊之于鮮花的地位,而“正能量”又是美德的濃縮與精華。正能量像曇花一現(xiàn)時的驚艷,照亮美德,照亮青春。鮮花需要絢爛陽光的日日照耀,青春也需要正能量的不斷補充。
一個人在自我懷疑時正是學會思考的開始,也是正能量爆發(fā)的前奏。如今在演藝圈發(fā)紅發(fā)紫的李宇春可謂是青春一正能量的代言人,但在剛進入大學最初的那段時間,由于天賦不是班里最高的,專業(yè)課的成績與同學的差距越拉越大。第一次懷疑自己,變得消極,沉迷網(wǎng)游。為了找回自信,她求助
其實其實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有正能量。你積極樂觀,如同小太陽,你就是正能量的源泉;你怯弱冷漠如同寒風,那你必將被負能量所籠罩。臺灣主持人蔡康永在評價其搭檔小S時說:“小S是個很好玩的人,她個性樂天,很有活力,有這樣的朋友讓我覺得活著是一件很值得很有趣很舒適的事。有的人會讓我覺得活著很沒勁,這種人會把我的能量吸走。”環(huán)顧我們的四周,有的人朋友遍天下,有的人總是形單影只,或許這也與我們身上的能量有關吧。我相信所有的能量都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有正有負,不會憑空產(chǎn)生,也不會無故消失。只是不斷地在正負之間轉(zhuǎn)化,在你我之間流動。所以,在我們情緒低落時,手捧一株熱烈溫暖的向日葵,面向太陽,把內(nèi)心的負能量華麗的轉(zhuǎn)變成正能量!
青春需要正能量。鮮花需要正能量。迎著陽光,讓我們成為正能量的傳播者!
高二(3)黃浩
十七歲的天,十八歲的海
我未滿十八歲。雖然只差幾天就要滿十八歲,但我還是不想承認自己快要成年了。小時候一直盼望著快點長大,但越接近十八歲這個坎,這種想法就越淡,甚至還希望自己永遠也不要到十八歲。對我而言,十七歲就像純白如紙的天空,十八歲就像是變幻莫測的海洋。
七歲的那一年抓住那只蟬,就以為能夠抓住夏天;十七歲的那年仰望過星空,就以為能夠在空中飛翔。這十七年的歲月對我來說應該是快樂的。
我或許已經(jīng)記不起每一件小事,這些時間也像是快進的電影精彩而又短暫,現(xiàn)在的我依然很羨慕當時的自己。對小時候的我來說,人生就像一樣白紙,可以在上面盡情的涂鴉。我曾幻想過擁有動畫片中主人公的超能力,也曾很認真地在“未來自己的職業(yè)”作文中寫下答案。夢想有一天能夠?qū)崿F(xiàn)自己的夢想,就像一只鳥在空中自由的飛翔。
但隨著一天天的成長,我卻發(fā)現(xiàn)過去那些被稱作夢想的東西,就像是個笑話。曾經(jīng)覺得與眾不同的自己,也正在變得如同大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一般那么平常。我開始覺得以前為了能得到喜歡的零食喝汽水而渴望長大的自己是多么幼稚。我從過去對認為不合理的事情會據(jù)理力爭,變成了現(xiàn)在的漠然置之。我不知道這是從叛逆走向成熟的標志,還是自己棱角被磨平留下的傷痕。我害怕長大,害怕從那萬里無云的天空跌落到兇險莫測的大海。
但同時我又十分清楚無論我再怎么樣抗拒,十八歲那天也終將會到來。遇到暴風雨的輪船不是想著如何飛向天空,而是該思考怎樣安全渡過這片海域。我應該想的是如何做好未來的自己,并為之付諸努力。如果說未來是有一個個不同概率的事件組成的話,我就要盡全力將最好的結果可能性變?yōu)樽畲?。要知道大海中除了兇險的風雨,也有平靜如砥的海面,說不定還會在無人問津的小島上發(fā)現(xiàn)意想不到的寶藏。
十八歲正是這樣一扇的未知的門。一頭接著過去,一頭連著未來。走過這扇門,意味著你將承擔更多的責任,犯過的錯也不用一句“I'm young”來掩飾。就像薛定諤的貓一樣,如果不打開這扇門永遠也不知道將來是個什么模樣。正是這樣一種好奇超過了我的擔憂,讓我不禁想用自己的雙眼去看看未來的自己。
十八歲,這是一首寫給青春的敘事詩。
高二(4) 繆洋
十八是苦澀的見證者
光陰依舊毫無顧忌地趕著它的路,不經(jīng)意的四季更替,帶來了我們的十八。
歲月就是這樣,如果不回頭望一望,就察覺不到它的存在。我大概要懷著虔誠的心去回想過去的青蔥歲月,沒有那些童言無忌的時光也不會有日后深刻的思想。小時候的自己絕不是省油的燈,對于十八歲大概只有“能去網(wǎng)吧了”這個可恥的念頭。整天不務正業(yè)地跑到外婆家旁的小公園里去騎石羊,在水塘上的石質(zhì)浮萍間跑來跑去,只要看到鏡頭就兩手扯著嘴巴扮鬼臉,有時也會一個人哼著小調(diào)傻笑,家里人算是司空見慣了吧,數(shù)落幾次便罷休?,F(xiàn)在想來,真是遙不可及。小學里成績不算好便總怪自己小時候不乖,心理煩躁想把調(diào)皮的過去忘干凈,它卻像彈簧,印記越來越深,攪得我迷茫了,痛苦了,還好不是絕望,所以我還是找尋著出路,想快點長大。
我的童年比起青春期來是要美好的多,青春期的自己一定覺得那些童年所謂的失落與迷茫都是無病呻吟罷了,百味雜陳的青春期真是說不清也道不明,每天都還一種想法,那些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到底在哪里,我是否已擁有它們了,我是什么樣的人,我改如何與人相處?一系列的問題排山倒海地壓向迷惘的我,想起有一晚,間不到星月,作業(yè)一如既往的多,初三了,卻還有那么多不會做的題,那么多場沒有考的試,勝利似乎永遠都與我無關,我重重地靠在椅背上,哭了??蘼曢g斷著 ,眼淚不停淌著,父親推門,我驚慌地坐正,一手撐頭,假裝專心演算,二人都不語,他遞完水果便離開了,我只是不想讓他知道內(nèi)心的迷惘而已,心里卻起了大波瀾。也不知怎地,日子還是那樣過著,不會的題在增加嗎,弄懂的也一點不少。青春期不像遲暮,心結雖有,都會慢慢解開,篤定地不放棄自己,把那些惶惑全部帶走。
三毛在《雨季不再來》中提及自己那段少年與成人過渡期的煩惱時說“人的過程,是要以格一格地爬著梯子,才能到了某種高度,那個高度上,滿江風月,青山綠水,盡入眼底”。迷茫是成人路上丟不去的絆腳石,那些苦澀味濃的歲月就像一張泛黃的舊紙,雖不光鮮,卻有著自己的質(zhì)地和厚度,數(shù)張舊紙的堆疊一定的內(nèi)涵與高度。十八歲本是望也望不到的,一年一年的煩惱與思考沉淀下來,讓我看到它不遠。
酸澀把雜念帶走,留下的十八是安靜,是健康,是淡泊。
高二(4) 董心悅
成人禮的時刻
這是榮耀的時刻。
在古希臘的斯巴達,男孩們一出生就開始接受成為戰(zhàn)士的訓練,到成年時,必須被送到野外,殺死山中的猛獸,才有資格會到城邦。
這是他們的成人禮。這光榮的傳統(tǒng),是孤守溫泉關勇氣的源泉,是面對波斯鐵蹄的長矛,是捍衛(wèi)祖國榮耀的利劍,是一個男子為國家做出的最高貢獻。
今天,我們同他們一樣滿懷激動等待這一時刻。
我們也擁有來自先輩的榮耀,他照耀著泱泱的大河,高聳的山峰,雄偉的宮殿,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文化的血脈組成。現(xiàn)在,榮耀即將照耀在我們的身上,我們豈能令他黯淡?
這是思索的時刻。
我們該如何承襲起這無尚的榮耀?每一代人之中,都需要有人將他發(fā)揚,可卻時時也有人把他玷污。浮士德獲得了魔藥,成了英俊少年,卻讓愛人家破人亡。我們是否應以此為鑒?當我們擁有更強大的能力,我們耳邊是否有“魔鬼”在低語——隨心所欲吧!不,成人,意味著我們將賦予更大的責任,踏進成人的門檻,我們就要在個人成長、實現(xiàn)個人價值同時承擔造福社會,復興祖國的神圣使命。今天的祖國已擺脫了百年前羸弱,正邁向強國的征途,要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在這個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需要一代代踏進“成人”門檻的青年才智精英胼手胝足,勵精圖治將紅旗插向更高的山峰。
這是前行的時刻。
成功不在于跑得多快,而在于走得多遠。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雖然我們或時而有迷惘、或時而有退縮,但今天之后,我們?nèi)松牡缆芬研羞M到第十八個春天,我們的步伐要更堅定一些了,這是青春的時代,這是知識的世界,我們的前方有許許多優(yōu)秀的青年在引領我們,我們的身后還有師長、父母的關注。我們迎接的未知世界,有鮮花、果實,也會有荊棘或幽暗。我們仰望天空同時也腳踏實地。我們將無所畏懼,每前行一步,就是一個堅定的腳印,每前行一步就留下一個勇敢的成人背影。
此時此刻我們已經(jīng)做好準備了,讓我們一起張開雙臂,在心中高呼:歡迎!歡迎!歡迎我們期待已久的成人禮吧。
高二(4)班 韓銘陽
十八不足,十七有余
從前,當別人問起我的年齡,媽媽總按習慣報虛歲,我卻不很喜歡她的做法,總加句“我哪有那么大,你怎么多說了一歲呢。”
可是,不知不覺中,就來到了“成人”——這一道人生的重要的分水嶺。小時候總覺得離“成人”,離“高考”,還有很久很久的時間給我準備去面對它們,但時間就像指間的空氣,不知不覺地流逝,真正到了這一刻,方能領悟到“往事如夢”“白駒過隙”的真實感。
以前的我,對春夏秋冬的更替已漸漸地感到茫然。我是為了什么而長大了這一歲?過去的這一年又有些什么事情刻在了我生命的木紋里呢?似乎我只是隨著時間的腳步,完成了我生命中必然會走過的一個生活周期。樹的成長,是為了長大長寬,給動物們提供棲息的佳所;花的開放,是為了賞心悅目,給世界增添一縷芳香;草的倔強,是為了絕地生存,給荒蕪大地帶來勃勃生機……可是我,我的夢想,我的目標 變得搖擺,變得模糊,這是成長的阻礙啊。
走向成長,我需要不停反思。
以前的我,總是逃避成長,逃避責任。有人幫忙做完事情,這擔子固然是輕,可也閑得發(fā)毛,若將來一個重擔壓在我身上,恐怕是會喘不過氣來的??傆X得自己還沒準備好去接這個擔子,因此把自己總設定為半成熟的孩子,潛意識里的去依賴別人。我嘗試掙脫這個潛意識,卻還是被那個環(huán)境慣成如此。
鳳凰涅槃,也須浴火重生。這年十八,注定我需要明白一些道理,經(jīng)歷一些事情。
因此學校及時提供了青年志愿社會實踐活動,讓我們提前走進這個新世界,使社會為其打開一個小口。
而我走向十八的這年,也是不平坦的。歷練,變故,讓我猛然意識到:十八成人,需要的不僅是生理更是心理上的成熟。當我面對無人清洗的碗筷,無人打掃的房間,我的肩膀似有無形的縮緊。是的,這個家,該是我為它操心,為它付出的時候了。
成人禮,是一種傳統(tǒng),一個儀式,更是一次心靈的洗滌。這世上有太多的大人,當對上他們復雜的雙眼,那充滿利欲,算計,自私的眼神,使我忽得驚慌,既怕以稚嫩之軀斗不過其,又怕會變?yōu)榕c他們同類的“成人”。
成人,在這個神圣的時刻,希望歲月能教會我如何作為成人生存。
十七有余,十八不足。我還只是株青瓜呢。
高二(5)馮奕璇
十八歲是春天里的一棵香樟
十八歲是春天里的一棵香樟。
香樟四季常青,很少有人注意到其實香樟也會落葉。在春天,這個生機復蘇的時候,香樟完成自己的蛻變。十八歲的我們與它有太多的相似。
春天里的香樟是青春,一如十八歲的我們。不是所有的落葉都是蕭索的,至少香樟不是。葉片泛紅,不帶有一點的慘敗,紛紛落落得掉下,映紅了地,也映紅了路人的眼。哪怕落葉,也要落得如此豪放,像是十八歲的青春,無所畏懼。十八歲的青春,是最熱烈的,也是最矛盾的,帶著還有尚未脫去的一點稚氣,又帶著對未來的憧憬,具有源源不斷的生機的氣息。你永遠看不到香樟光禿的枝頭,你也想象不出香樟少了蔥密的枝葉的樣子,因為香樟長新葉的速度永遠大于落葉的速度;你同樣看不到十八歲的年紀擁有持續(xù)頹廢的狀態(tài),因為我們的活力與朝氣總能在第一時間填補我們受的傷。這是青春帶給香樟的,也是青春帶給十八歲的。
春天里的香樟是成熟。香樟樹在春天完成自己的蛻變,它漸漸從小樹苗變成一顆頂天立地的樹。十八歲,這是我們像香樟一樣蛻變的時候,雖然稚氣與沖動仍有余留,但是它們正在慢慢向我們遠去,從我們的心中脫離開來,我們正在走向成人的路上。十八歲是我們走向成熟的年紀。春天的香樟失去了陪伴自己整整一年的葉子,但是它換來的壯大與成長。正如十八歲的我們一定會失去一些東西,但是我們必然可以從成熟中得到更多。香樟在春天實現(xiàn)自己的成長,而我們在十八歲學會了如何做到成熟。十八歲,我們堅定的跨出了這一步。
正值春時,我站在香樟樹旁,看到一地的落葉。可是明明陽光正好,抬頭,我卻只能隱約捕捉到一點零散的碎光。我仿佛聽到香樟蓬勃生長的聲音,我仿佛看到了十八歲的縮影。
青春禮贊,成熟你好。
十八歲是春天里的一棵香樟。 ——高二(5)周容
![]() ![]() |
主辦單位:常州市第一中學 蘇ICP備05086717號-1
地址:常州市椿桂坊蘇家弄55號(213003) 聯(lián)系電話:(0519)88121926 (周一到周五,8:00-11:00,13:30-17:30)
技術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常州萬兆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訪問統(tǒng)計